索 引 号: | 01294851X/2022-09947 | 信息分类: | 公安、安全、司法 / 部门文件 / 意见 |
发布机构: | 365bet亚洲版登陆首页_365封号余额怎么办_365bet-亚洲版官网司法局 | 生成日期: | 2022-01-27 |
生效日期: | 2021-01-01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规划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全民普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是建设法治南京的先导性工作,在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处于前端地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全市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顺利实施完成,普法工作服务大局能力不断增强,市民法治素养稳步提升,法治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
今后五年是南京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的“第一程”,法治在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更加凸显,必须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普法工作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为做好全市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省委、省政府转发的《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以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为抓手,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主线,着力提高普法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使高水平法治成为南京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实现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创造良好法治环境、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重要阵地,确保党的主张贯彻落实到普法全过程和各方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普法教育的新期待新需求,推动普法理念由政府主导型向社会主导型转变,做到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
坚持树立系统观念。把全民普法作为法治南京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覆盖到法律规范、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党内法规“五大体系”建设各个环节,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
坚持推动改革创新。适应科技变革和网络传播的新趋势,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推动理念、机制、载体、方法、手段等创新,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从普及法律知识向培育法治信仰转变,从单向灌输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
坚持融入法治实践。坚持全民普法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一体推进,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普法融入法治实践、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日常生活。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制度有力、实施精准、责任落实、评价科学的普法工作体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群众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需求基本满足,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公民法治素养优、城市法治环境好成为南京的闪亮名片,为全面建设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创造良好法治环境、贡献普法力量。
主要指标
序号 | 指标名称 | 目标 |
1 | 全民普法知晓率和满意率 | 均达到90%以上 |
2 | “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工作覆盖率 | 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年度报告全覆盖,5年内在市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单位中开展一轮“面对面”履职评议 |
3 | 媒体公益广告中法治类公益广告占比 | 不低于20% |
4 | 新增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数量 | 不少于5个 |
5 | 新增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数量 | 不少于1个 |
6 | 新增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数量 | 不少于10个 |
7 | 新增市级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数量 | 不少于150个 |
8 | 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覆盖率 | 100% |
9 | 基层综合网格“法律明白人”覆盖率 | 100% |
二、明确普法重点内容
(一)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重点课程。在全市分层分级举办专题培训班,推动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精髓。利用各类普法阵地和媒体平台,拓展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广度和深度。探索建立高水平法治智库,联合法学研究机构、高校法学院以及法学会等专业力量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究,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四高城市”建设的制度成果,转化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举措。
(二)突出宣传宪法
在全社会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在新市民仪式、青少年成人仪式、学生毕业仪式等活动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建设南京宪法广场,发挥好已有宪法场馆宣传教育作用。加强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推动“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和“百万党员学宪法学党章考法律”等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三)突出宣传民法典
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大力宣传民法典的重大意义、鲜明特色和主要内容。将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积极开展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民法典学习活动,不断充实各级各类民法典讲师团,组织民法典基层宣讲。深入挖掘民法典在法治实践中的典型案例,通过微动漫、短视频等传播形式演绎故事、传播知识。征集、编创一批民法典主题文艺作品,在广播电视、地铁公交、户外广告屏等媒介展播,阐释好民法典的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四)深入宣传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继续把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为基本任务,大力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强化“十四五”期间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适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需要,围绕服务乡村振兴、长江大保护、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提供普法服务,为建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示范区注入法治“动能”;大力宣传有关平等保护、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服务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为推动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大力宣传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责任制度,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绘就美丽中国的南京画卷彰显法治“底色”。
(五)深入宣传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
围绕创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生物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组织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推动全社会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围绕创成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常”“长”结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食品药品安全、扫黑除恶、毒品预防、防范非法金融和电信网络诈骗、社区服务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城市犬类管理、住房安全管理、滨水空间治理、防治家庭暴力、个人信息保护等宣传教育。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南京,继续加强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宣传教育,促进依法惩治和预防犯罪。围绕提升法治南京建设水平,大力宣传《365bet亚洲版登陆首页_365封号余额怎么办_365bet-亚洲版官网社会治理促进条例》《365bet亚洲版登陆首页_365封号余额怎么办_365bet-亚洲版官网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六)深入宣传党内法规
以党章、准则、条例等为重点,加强党内法规学习宣传。突出学习宣传党章,教育广大党员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党委部门根据职责权限,建立完善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协调机制,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基本要求,列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列入党员干部日常考核,注重党内法规宣传同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协调。
三、完善法治教育体系
(一)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
加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时时处处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法治教育类课程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必修课,融入国家工作人员初任、任职、在职全过程,持续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法治业务培训考试,广泛参与“百万党员学宪法学党章考法律活动”。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提升纳入地方和部门行业法治建设总体规划,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旁听庭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任前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等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
(二)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建立完备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落实中小学校法治教育课时要求,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中的内容占比。加强法治教育师资培养,实施法治课教师网上培训计划,5年内对所有道德和法治课教师普遍进行1次法治教育培训。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和参与“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学宪法讲宪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等活动,实施“正苗工程”“信用+教育”工程等专项行动,开发和出版一批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读物,打造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全国样板。进一步完善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学习宣传,发挥好“少年法学院”的作用,推动市、区两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提档升级,推广法治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
(三)把法治教育纳入社会教育体系
拓展法治教育的社会覆盖面,促进全民不断增强法治观念。完善村(社区)“两委”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治培训,提高其依法办事意识和依法治理能力。落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发挥企业法务人员作用,增强依法诚信经营意识和合规管理观念。加强媒体从业人员法治教育,将法治素养作为从业资格考评的重要内容,提高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读社会问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加强网络企业管理和从业人员法治教育,开展“争做中国好网民”系列活动,做优“百灵鸟”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大赛、“网信普法大讲堂”等品牌,建立网信法律专家库,进一步推动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加强文化娱乐行业普法宣传,通过以案释法等形式对相关影视公司和从业人员开展法治教育。依托楼宇、园区党群服务站点等载体,加强家政服务人员、快递员、外卖配送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普法服务。根据妇女、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特点,加强《365bet亚洲版登陆首页_365封号余额怎么办_365bet-亚洲版官网养老服务条例》《365bet亚洲版登陆首页_365封号余额怎么办_365bet-亚洲版官网残疾人保障实施办法》等宣传,持续开展“三八”维权周、“农民工学法活动周”等普法活动。做好对在宁少数民族群体、信教群众的普法宣传。
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一)推进法治文化阵地提质增效
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及现有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将法治元素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在老旧小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中提前介入。围绕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南京段)建设、石臼湖流域生态保护,积极打造沿江、沿河、沿湖法治文化阵地集群,高质量建设法治文化特色园。规范并优化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丰富法治元素和活动区域,重点展示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基本内容。积极参与“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等命名创建,定期开展“市级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申报评选,区、街(镇)、社区(村)普遍建成法治文化阵地,促进法治文化阵地合理布局。
(二)促进法治文化品牌百花齐放
将“法治文化基层行”与法治文化培育有机结合,在重大节庆日、法律法规实施日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在商业街区、公园景点、文博场馆等开展沉浸式法治文艺活动。支持引导各区、各部门推出具有地域特色或行业特点的法治文化品牌,打造一批法治文化传播品牌栏目、节目和工作室,推动“法润南京” “德法相伴·南京律师团”“金陵法治惠民大讲堂”“南京18法律咨询广场”“法律365”等既有法治文化品牌活动做精做强。建立市级优秀法治文化精品库,通过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展播、全国网上法治文化产品资料库、省级优秀法治文化精品库等平台,提升南京普法品牌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三)推动法治文化内涵不断深化
贯彻落实《365bet亚洲版登陆首页_365封号余额怎么办_365bet-亚洲版官网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讲好红色法治故事,传承红色法治基因。推动民为邦本、礼法并用、以和为贵、明德慎罚、执法如山等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融入云锦、剪纸、白局、农民画等民间艺术,以及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活动之中,赋予中华法治文明以新的时代内涵。加强市域法律文化历史遗迹和文物的保护,充分挖掘365bet亚洲版登陆首页_365封号余额怎么办_365bet-亚洲版官网志、各区志、各政法单位行业志及档案史料馆中的法治名人故事,宣传代表性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提炼传统风俗、家规家训中的优秀法治内容,宣传推广符合法律法规、体现公序良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风家教,持续开展“传播好家教、传承好家风”等活动。
五、有机融入法治实践
(一)强化基层依法治理能力
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优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强化“五民主三公开”,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推广“援法议事”,推广圆桌会议、民情恳谈会、百姓议事堂等村(居)民议事协商模式,因地制宜推广“楼道自治”“院落自治”等微自治形式,探索实行积分制,在解决小区停车难、实施加装电梯项目、化解农村宅基地纠纷等领域形成一批依法治理示范项目。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创建,积极建设法治示范城市、法治示范区、法治乡村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加大村(社区)普法力度,巩固和优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实施基层“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建立激励制约机制,加强培训考核和动态管理。
(二)鼓励公民参与法治实践
推动普法融入立法过程,在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修改过程中,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听证会、论证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形式扩大社会参与,建立年度地方性重点法规规章专项宣传制度和重点法规规章公布时同步解读机制,加强立法常态化宣传报道。推动普法融入执法、司法过程,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过程中加强普法宣传,充分运用公开开庭、庭审现场直播、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等形式宣讲法律,实现执法办案的全员普法、全程普法,引导公民依法维权、表达诉求。推动普法融入法律服务过程,在法律服务、矛盾纠纷调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理过程中加强释法析理,引导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依法办事。不断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实体平台、热线平台融合发展。推动全民普法向全民守法转变,坚持对守法行为的正向激励和对违法行为的教育惩戒,依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信用奖惩和信用修复机制,把公民日常守法情况纳入公民个人信用记录,让市民在遵守交通规则、实行垃圾分类、制止餐饮浪费、公共场所控烟等日常生活行为中提高规则意识、养成守法习惯。
(三)引导社会形成法治氛围
深化依法治校,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健全依法治理制度体系,完善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制度,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切实提升依法办学、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为扎实推进“双减”等政策落地落实提供法治护航。深化依法治企,持续开展“法企同行”主题活动,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制度,健全企业合规运营管理体系,完善以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持续开展企业信用管理贯标和示范创建,推动企业合规经营、防范风险。深化“法治入规”,坚持把公民法治素养基本要求融入村规民约、市民公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纳入文明创建、法治示范创建和平安建设活动。深化“法治入家”,坚持将法治宣传教育与家庭美德建设、良好家风宣传相结合,持续开展“最美家庭”“平安家庭学法示范户”评选和“家庭学法月”“家庭学法竞赛”等主题活动。深化“法律进军营”,加强对部队官兵、退伍军人的普法宣传,将法律权利和义务精准传导,帮助他们掌握日常生产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获得法律服务的途径。大力宣传崇法向善、热心法治的模范人物,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推动普法服务中心工作
健全行业依法治理,引导和支持各行业依法制定规约、章程,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实现行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依法维护成员合法权益,推进业务标准程序完善、合法合规审查到位、防范化解风险及时、法律监督有效的法治化行业治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法严厉打击惩治暴力伤害医务人员、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强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影响生产安全、破坏交通安全等重点问题治理。推动社会秩序和谐有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积极建设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个人调解工作室等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加强社会应急状态下专项依法治理,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开展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救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安康杯”、青年安全示范岗等活动,推动安全应急教育体验场馆、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等普法阵地建设,推动全市消防重点人群培训率达100%,促进全体市民在应急状态下依法行动、依法办事、依法维护社会秩序。
六、提高针对性实效性
(一)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
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定期编制更新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单位“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普法责任制落实评估标准,将普法责任制各项制度设计落实落地,推动普法产品和活动的供给从以普法主管部门为主,转为立法、执法、司法机关为主。全面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年度履职评议工作,实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年度工作报告制度,进一步发挥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的作用,全面探索立法、执法、司法等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重要工作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履行普法责任评价书“三单一书”制度,全市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单位每年向市法宣办报告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5年内对全市所有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单位开展一次“面对面”履职评议。
实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没有具体执法司法权的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以外的承担管理和服务职能的部门、行业,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服务谁普法原则,制定本系统本行业普法责任清单,在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加强本系统本行业人员法治学习培训,向管理对象、服务对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完善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服务人员等以案释法制度和典型案例发布制度,针对群众日常生活遇到的具体法律问题及时开展普法,汇编发布近年来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并进行法律解读,使社会热点案事件依法解决的过程成为全民普法的公开课。
(二)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宣传、网信和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要制定政策措施,指导监督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等大众传媒承担公益普法责任,积极利用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月、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知识产权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在重要版面、重要频道、重要时段设置普法专栏专题,加强对社会热点和典型案事件的法律解读。把法治类公益广告纳入媒体公益广告刊播责任和义务,法治类公益广告数量不得低于媒体刊播公益广告总量的20%。适时建立法治类公益广告刊播的监测、抽查、公布机制。
发展公益性普法社会组织。加强普法讲师团建设,发挥南京高校众多、法律服务产业繁荣的资源优势,加强与高校法学院系、律所等单位的合作共建,持续彰显区域中心城市的法治影响力。加强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系列化、多元化、项目化的普法志愿服务发展格局,将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法律实务工作者、法学教师、大学生普法志愿者等群体的专业优势,广泛动员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和退役军人、乡贤等社会资源,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普法中的作用,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探索优秀普法志愿者激励机制,做强做优“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品牌项目。大力吸纳掌握手语技能、具有外语等专长的人才加入志愿者队伍,做好对有特殊需求人群的普法宣传。
健全社会普法运行机制。加强对社会力量开展普法的规范引导和政策支持,推动形成政府购买、社会投入、公益赞助等相结合的社会普法机制。依托“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和基层法庭、调解中心、信访接待、心理健康辅导站、劳动就业介绍指导站等平台,借助各类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及司法执法服务窗口等资源,利用“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平台,为各类社会力量参与法治宣传教育搭建更多桥梁纽带。
(三)深化运用新技术新媒体
通过智慧普法研判群众需求。顺应全面提升数字治理能力趋势,注重运用新技术分析各类人群不同的法治需求,构建“需求—研判—反馈—供给”的普法服务新模式,提高普法产品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强基层政务服务网络、网格管理网络、治安维稳网络和法律服务网络的数据整合与交换,促进群众需求与服务供给的深度匹配。
创新普法内容贴合群众口味。适应人民群众对法治的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改变说教式、口号式、大段文字式的传统宣传形式,通过视频动漫、网络直播等形式,创作一批法治文化精品。打造南京法治文化标签,设计推出符合南京法治文化内涵和地域特点的徽标和形象。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发挥法律类新媒体专委会作用,加强对优秀自媒体制作普法作品的引导,鼓励群众创作个性化普法产品。
整合媒体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整合“报网端微屏”等资源平台,加强法治融媒体建设,高密度、多角度地解释法律法规、传播法治资讯、解读社会热点、引导法治舆论,增强全民普法的全面性、时效性和服务性,提升普法内容的阅读率、到达率、点赞率。推进各区、各部门新媒体普法平台建设,充实优化市、区两级新媒体普法矩阵,使互联网变成普法创新发展的最大增量。
七、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把推进全民普法和守法摆上重要工作日程,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科学制定本地区本系统五年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法治建设总体部署,纳入绩效评价、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考核评价内容,进一步加大权重,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市、区全面依法治市(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和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级法宣办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推动、督促指导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单位要切实履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普法工作列入工作计划,确定相应机构和人员负责组织实施。
(二)落实经费保障
强化各级财政对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把普法工作经费列入本级预算,并根据财力和实际情况动态调整,确保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普法工作需要相适应。各部门和单位要根据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任务,安排专项经费。把普法事项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支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完善普法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加强对普法专项经费管理使用的审计和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夯实基层基础
配齐配强区、街(镇)专职普法工作队伍,优先录用具有法律职业资格人员充实到普法工作一线,区级专职人员应当不少于3人、街(镇)专职人员应当不少于1人。实施普法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各级普法工作人员大培训,五年内对区级法宣办人员轮训一次。建设司法所法治宣传教育研判辅导站、村(社区)法治学校,引导大、中、小型司法所组团开展普法活动。
(四)完善绩效评价
建立有效对接省级指标、符合南京实际的阶段性指标体系和常态化责任评价体系,实现规划实施的全流程管控。加强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将普法责任主体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采用群众参与、网上投票等形式开展社会评价,自觉接受和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媒体监督;提升评价结果的约束力,做好普法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应用,对履行普法责任制不到位的,发出普法建议书,进行约谈,提出整改要求,加强跟踪督导。认真开展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终期总结验收,及时表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依法治理先进单位。
(五)开展理论研究
完善法治宣传教育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利用全市法学研究和法律服务资源,开展新时代全民普法工作的应用性、对策性研究,为“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加强社会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民关心、支持和参与普法工作的良好氛围。
各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区、本部门“八五”普法规划及目标任务分解方案,深入宣传发动,全面组织实施,确保本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